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

定风波


定风波
苏东坡

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

莫听穿林打叶声,
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
谁怕?
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料峭春风吹酒醒,
微冷,
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
归去,
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苏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,因为反对变法,被贬官不久。相当于今天在公司里,有中层反对一把手的改革,起先差点儿被开除,最终被降级、减薪,您想那心情能好受吗。咱不得不佩服人家苏东坡的胸怀,潇洒、豪放、通达,这一阙定风波,流传千古,到今天都耐人寻味呀。

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

升官发财就靠四件事儿

曾经受过老前辈指点,不论是在官场,还是在职场,要想升官发财,就要做好4件事儿。

1.懂事儿
有大局观。凡事儿能分出轻重缓急,能迅速抓住重点,能简明扼要的总结,知道利害关系,知道什么事儿该管,知道什么事儿该知道,什么事儿不该知道。

2.了事儿
“了”在这儿念liao,3声,是了结的意思。当需要办事儿的时候,得有真功夫,能干净利索的干活儿。

3.扛事儿
有时候,本不是您自己份内的事儿,可事到临头、紧急情况下,您也别往后缩。勇敢点儿,挺身而出,把事儿给扛下来。免了老板的后顾之忧,老板一定会在心中给您加分儿的。

4.不惹事儿
有真本事的人,得收放自如。就算别人有什么事儿做的不对,被您看出来,您也要掂量掂量场合,看看是不是要说出来,用什么方式说出来,千万不能惹事儿。

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

企鹅为什么排队跳水


电视里看到的南极企鹅,个儿个儿憨头憨脑的,喜欢结伴儿生活,连下海都要大家排好队,一个儿一个儿地跳水,非常绅士。不过呢,这表面的憨厚、绅士之下,其实藏着无奈和狡诈。

企鹅在孵蛋的时候,几个月不吃饭。所以等孵蛋的工作一完,大伙儿都迫不及待的跑到海边儿,准备着下海抓鱼吃。可问题是,这海里也有企鹅的天敌呀。它可能就埋伏在海边,等着哪个慌张的企鹅,主动送进嘴呢。所以海边儿的企鹅,谁也不敢轻举妄动,都盼着有哪个企鹅,实在饿得等不及先跳下海。如果先跳下海的企鹅没事儿,就证明这里是安全的,其他企鹅就会跟着跳下去。

也有时候,岸边儿的企鹅都非常沉得住气,已经站了里3层外3层了,还没有绷不住劲儿先跳的。大伙儿也不能就这么站着等饿死呀,这后排的企鹅就开始发坏,不停地往前拱。前排的实在被挤的没地儿站了,只能硬着头皮往海里跳。后排的看看,如果平安无事的话,就会纷纷跟着,非常绅士地跳下海去。

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

四法印

佛教博大精深,其中最基本的观念要算是四法印了。所谓四法印,就是佛家对世界、人生的4个基本观点。

1.诸行无常
世界上一切的事儿都是变化无常的,就像大伙儿常说的:天有不测风云。

2.诸受皆苦
大伙儿生活中的感受,不论当时有多快活,归根结底都会变成痛苦。比如黄粱一梦的故事,红尘富贵一场,最后只是留下无限惆怅。又比如,您现在有一份又赚大钱又轻松的工作,猛一看是逍遥快活,细一想,这个好差事能长久吗,会不会有人来抢,您会不会有隐隐的担心呢?

3.诸法无我
如果不停追问什么是自我,我从哪里来,我要到哪里去,我为什么快乐,我为什么难过,多半儿您得发蒙。佛家的解释是,其实就没有什么自我。比如您今天的想法,是不是从小培养的?那您今天的想法,到底是您自己的呢,还是以前培养您的人的呢?所以呢,佛家认为自我这个观念是虚妄的,世界上是没有真正的自我的。

4.涅磐寂静
四法印的前3个是讲世界、人生是什么,这最后一个法印讲的是出路。佛家的说法是:您要进入涅磐的层次,就能体会到寂静这种真正的快乐。涅磐这词儿意思是人在生、死两种状态之上,还存在着一种不生不死的状态,这个状态就叫涅磐。打个比方,您是老板,手下有2个销售,一个名字叫“好”,另一个名字加“坏”。现在有个客户要签单,销售“好”和销售“坏”正互相较劲,都要抢这一单。站在销售的角度,每次只能一个人签单拿奖金,另一个干瞪眼,真是个苦恼的差事呀。但您站在老板的角度,不论“好”“坏”哪个销售,只要能签到单就行了。所以佛家强调,当您看破生死的时候,您就超越生死了。

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

般若

周星驰在电影大话西游中,有句台词“般若菠萝蜜”,是打开月光宝盒的咒语。这句话还真是来自佛教,只不过原话是“般若菠萝蜜多”,被周星驰去掉了一个“多”字。“般若菠萝蜜多”在佛教里很常见,比如我们常听到的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这句话是出自《心经》,而《心经》的全名就叫《般若菠萝蜜多心经》(顺便提一下,这本经还是唐三藏亲手翻译的。没错,就是西游记里面的唐僧)。再比如,现在上海的静安寺,有一扇大门上也写着“般若”两个字。

“般若菠萝蜜多”这几个中国字是根据梵文(古印度文)的发音音译来的,所以猛一听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先说发音,第一个字儿“般”,正音念 “波”。“般若”是一个词,“菠萝蜜多”是另一个词,中间应该停顿一下。

为什么“般”念做“波”呢,我琢磨着是唐僧那时候的中国话口音和现在不一样。好像北京出租车名字的例子,英文是Taxi,广东人叫 “的士”,这是用广东话的音译。广东话“的士”发音大概相当于普通话“呆斯”,和英文Taxi差不多。北京刚兴出租车的时候,把“的士”两个字儿当时髦词儿搬来用,可当时没几个人懂广东话和英文呀,所以大家就当普通话念。后来北京人觉得“的士”两字儿的普通话发音不顺溜儿,就把“的”的发音改为“低”,还把“坐的士”简化为“打的”(音“打低”)。您看看,这十几年工夫儿,一个出租车的名字就这么大变化,更别说唐僧那时候的事了。

关于读音,还有一个常见的错误是“南无—阿弥—陀佛”。首先,“南无”正音是“纳摩”,大概意思是:应该礼敬的。其次“阿弥陀”是一个佛的名字,要连在一起念。所以,正确的读法是“南无—阿弥陀—佛”,读音是“纳摩—阿弥陀—佛”。

般若的意思是智慧,菠萝蜜多的意思是彼岸,加在一起,般若菠萝蜜多的意思就是到达智慧的彼岸。佛家的比喻是,大伙儿本来在河的一边儿,却被推进生活这条苦难的河(就像企鹅一样 ^_^ ),不管你怎么努力地游泳,只要你还没到达对岸(智慧的彼岸),你就只能随波逐流,在痛苦的生活中沉浮,最终只能窒息。有朝一日,一旦你领悟了般若,也就是到达了智慧的彼岸,你就能自由自在地生活。

2009年1月9日星期五


袁枚


白日不到处
青春恰自来
苔花如米小
也学牡丹开

袁枚仕途不得志,只做过县令,他这首《苔》,借不起眼的苔藓开花比喻自己,有几分草根的朴实,有几分才华的自负,有几分不遇的哀怨,有几分出世的通达,还有几分胸怀天下的霸气。千丝万绪,凝聚于短短四句话,一目了然,又回味无穷。

2009年1月8日星期四

比不了从前的读书人(下)

古人云:学而优则仕。意思是学问练好了,就要争取当官了。要不大伙儿都要进京赶考呢,您琢磨琢磨这个 “赶”字儿,用的有意思。

要说从前的读书人能耐还真不小,就算是七品芝麻官——县令——都得是文武双全。一手要管钱粮,这是财政和民生;另一手要管刑名,这是公安和法院。上面有朝廷,下面有乡绅,运气不好还有天灾、水患、流寇,上上下下要管几万人,就靠县令一个父母官,比今天的公务员可忙多了。

学而优则仕,可也不能因为仕把学给荒废了呀,衙门退堂之后,不能忘了琴棋书画、诗词歌赋这些读书人修身养性的功课。琴是古琴,样子类似今天流行的筝;棋是围棋;书是书法;画是国画;诗词歌赋是懂平仄韵脚、历史典故,会背名家名篇,自己还能即兴创作。除了这些文的,还有不少人练拳练剑,比如陆游就仗剑云游天下,传说还打过老虎。再杂一点儿,有很多人精通医学,周易(多半儿是用来占卜),佛教,道教等等杂学。

遥想当年的读书人,这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什么都不耽误,真是充实、丰富呀。再看看咱们,工作上,能不能当官要看环境和机会,就不提了。这个人修养可全是自己的事,那咱们有几个会弹琴?几个会下围棋?几个书法拿得出手?几个国画能上厅堂?又有几个懂诗词歌赋?

现在这世道儿,放眼一望,大伙儿的眼睛净盯着钱包了,脑袋上纷纷戴着官僚、买办、愤青、犬儒等各式的帽子,天下之大,还有几个修内圣外王之道呢?幸好这从前的读书人给咱们指了条道儿,咱们就闲话少说,赶快追吧。

2009年1月7日星期三

比不了从前的读书人(上)

相声《八扇屏》里面有段著名的贯口(推荐您听听),是逗哏的调侃捧哏的不如历史上的人。
捧哏:“为什么我不如呢?”
逗哏:“我说说,你听听,那是在—想—当—初。”
捧哏:“我倒霉就倒霉在这想当初上面了。”
我琢磨着能到这儿看帖子的,都是读书识字、会用电脑、会上网的,算是读书人了吧。今儿咱也拿自己个儿比比古,侃侃从前的读书人。

说起来读书人的祖师爷要算孔圣人了,这不,到现在还被供在北京国子监(清朝时的大学)。他老人家就讲过,合格儿的读书人要会6种技艺(君子六艺):礼,乐,射,御,书,数。

第1个“礼”
包含了礼节和制度,我要问您党中央、人大、政协、政府、军委等等这些个大佬儿们都谁管谁,您讲得清楚吗?

第2个“乐”
是音乐,您得能弹琴,会唱歌,最好是现编、现弹、现唱,好像冯谖那样靠弹剑而歌,让孟尝君注意到有这么一位能人。

第3个“射”
搁孔子那时候儿是射箭,到现在,那您就得会射击才行喽。自小儿到大,您摸过几次真枪?现在发您一把54,知道保险在哪儿吗?

第4个“御”
是驾驭马车,放今天就是会开车了。孔夫子当年从驾驭马车里面,还引发出了一套要怎么驾驭国家的宏论,不知道您能不能从开汽车里悟出来怎么开公司。

第5个“书”
看起来问题不大,大伙儿都认识中国字儿。不过要真让您拿毛笔写副春联儿,不知道您好不好意思把它贴在自己家门口儿。

第6个“数”
可能是唯一的一个有把握的了,咱现在学校里教的数学,确实比春秋时强不少。

侃完孔子的六艺,不知道像你我这样的现代读书人,能会其中的几个?

2009年1月6日星期二

侃中不溜儿山


侃大山不容易呀,那是个累心的活儿。比如台上领导喘着气儿讲:我们,一定,要,高举××旗帜,坚持××思想,团结在以××为核心的领导下,克服××,就一定会××。猛一听,又是老一套,左耳朵进,右耳朵就出去了。但这事儿就怕认真,您要是用俩耳朵中间的脑子琢磨一下,这段话里又有Vision,又有Mission,又有Strategy,又有Action,还不忘了Leadership,简直是MBA教材了。其实不光是领导,从买保险的销售,到上市公司CEO,谁也不比谁傻呀。能不能多捞点儿,就看谁能讲故事了。所以呀,这侃大山的本事其实不是闲人能练的,这是个专门儿的技术活儿。

侃大山不容易,侃小山也不容易呀,要随时说得出:那谁谁谁以前就是个××,后来和那谁谁谁干了个××,现在就成了××,听说正和那谁谁谁闹××。您听这本事,都赶上黑客帝国里那电脑主机了:任你是谁谁谁,全在掌握之中。可您就这么费劲儿,还不一定能买来好儿,顶天儿了男的成个狗仔队,女的成个八婆。为什么呀,就因为一个字儿:俗。

所以说呀,这侃大山太累,侃小山太俗,侃中不溜儿山正好儿。在咱这儿一亩三分地儿,套文化人的说法,那得讲:信、达、雅。用白话儿说,那就是:事儿都得是真的,想法儿都得是深刻的、善的,说出来的话都得是美的。在这儿还得千万注意,不能在真、善俩字儿后面提忍字儿,要不就得撞上新时代的长城。

2009年1月5日星期一

开侃

四百多年前有个爱侃山的小伙儿,在路边架了个茶水摊儿,南来的北往的只要能讲个新鲜故事,就免费吃喝。就这么过了20年,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,这小伙儿竟然编了本故事书,竟然传到了今天,竟然还挺有名。这小伙儿就叫蒲松龄,他的故事书就叫聊斋志异。

如今大伙儿要侃山,再不用路边架茶水摊儿了,直接申请个博客,立马儿就开张。